首页 > 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
《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专家解读(二) 2021-06-15

来源《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1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杨斌,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兼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周光礼,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阎光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别敦荣分别撰文,从不同角度解读《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

金东寒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特色评估 紧扣时代脉搏促进改革创新

学科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功能单元,学科水平直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师资等方面的实力,直接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学科评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调整学科方向、衡量学科水平、诊断学科问题、发掘学科潜质的重要手段。准确把握学科建设内涵,积极发挥学科评估正确导向作用,对促进高校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式发展、提升实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当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批影响力显著的第三方学科评价品牌,比如QSESITHE等,其评价结果被社会、高校广泛引用,对于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这些评价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以ESI为例,一方面其评价结果主要依赖论文数据信息,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科整体实力和学科特色;另一方面ESI是按照22个学科领域进行归类的,与我国111个一级学科的分类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自2002年以来,我国启动并开展了四轮学科评估,对于促进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逐步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学科评价品牌,赢得了政府、社会、高校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认可。《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将构建更具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评价体系,助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特色

《工作方案》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级指标放在首位,全面引导高校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大力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立足我国学科特色发展需求,大胆创新,探索提出了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事实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淡化论文引用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突出质量导向,强调学术贡献。

二、体现时代特征,注重综合融通

《工作方案》积极响应时代要求,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在指标设计上,设置了涵盖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4个方面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国高校的办学职能,是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方位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观测维度上,不仅关注结果状态,而且关注过程质量,还关注相关的增值效果,以“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为例,其下设的“在校生代表性成果”等三级指标重在反映结果状态,“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等三级指标重在体现过程质量,“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等三级指标重在考察增值效果。在评价方式上,不局限于数量评价,而是采取多维方法,注重多元评价,通过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使用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等方式,运用更贴近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科的真实水平。

三、坚持分类评价,强化精准匹配

《工作方案》根据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特点,以我国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为基本单位,针对99个一级学科设计形成了99套指标体系,突出特色,强化不同学科的分类评价。充分发挥“全国学科大数据服务平台”作用,在国内外公共数据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填报部分客观数据,减少高校填报负担,强化成果的合理归属,提升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优化“相近学科同时参评”规则、加大智能化信息核查和清洗力度、开展信息网上公示、建立违规惩戒机制等一系列举措,避免评估材料的不合理整合,减少主体博弈,为真实反映学科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综合评价与重点突出的第五轮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我国备受关注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评价。学科评估一直坚持 “变”与“不变”相统一,每一轮的评估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经过近20年卓有成效的探索,学科评估以其“独立、客观、专业”的品质,确立了学科建设的中国标准,打造了“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学科评估品牌,为建设成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了最鲜活、最生动、最直接的样本。

《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第五轮学科评估坚持基本的运行模式和体系框架,在评价理念、方式和体系上勇于探索和创新,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确保公正客观、全面科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服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指导着新一轮的学科发展和改革方向。总体上来看,第五轮学科评估有机融合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实施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同时,紧紧抓住学科建设的内涵,着重反映学科建设的质量、重点和难点。

一、全面评价学科建设,重点在于人才培养

第五轮学科评估沿用了前几轮的“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这些一级指标全面反映了学科建设,从指标的内涵上看,囊括了大学各方面的职能。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综合体现了学科和大学的职能。

第五轮学科评估把人才培养质量列为第一个评价指标,这与前四轮有明显变化。从人才培养指标“排位”提升和下设指标数量大幅增加来看,第五轮学科评估真正把人才培养放到了首位,抓住了大学发展的“牛鼻子”,为高校贯彻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确立了方向标、路线图。第五轮学科评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校生培养质量和毕业后发展质量等全链条的育人质量评价机制,并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结果及其教育增值作为评估的重点。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是学科评估区别于国内外其他排名的根本所在。

二、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核心在于同行评价

第五轮学科评估为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满足社会对学科水平知情需求等方面提供服务,更为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兼顾利益相关方的评价需求。第五轮学科评估通过构建“政府、高校、学生、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群,形成多方主体有机协调、相互支撑的评价模式,提高了学科评估的公信力。

同行评价是评价学术、学科和知识的基本方法,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核心也在于充分发挥同行评价的优势。通过适度扩大专家数量、科学制定遴选规则、研制专家评价指南等措施努力提升同行评价质量,着力体现同行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与科学性。

三、定量定性“融合评价”,主要在于定性评价

第五轮学科评估创新“融合评价”方法,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事实证据的专家评价方法,实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效融合。对国家三大奖等高质量且经过专家定性评价的指标直接进行定量评价,真正做到高质量的高数量。对一些省级成果,通过“融合评价”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五轮学科评估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既与如前所述的人才培养、同行评价增多有关,又与质量和贡献的扩展有关。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社会贡献、标志性学术成果等指标,或者是软性指标,或者是代表性案例,或者是难以量化评价的指标,采用基于客观数据和证据的定性评价是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这些定性评价的指标导向更加鲜明,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对国家、区域所创造的价值和实际贡献。第五轮学科评估既对学科的底蕴有评价,更是学科建设现状的反映,还有对未来发展的思量。

第五轮学科评估与国家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国特色,将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发展。

葛道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兼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积极参与学科评估 努力推动内涵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教育评价改革明确了方向,是当下和未来教育评价改革的路标和航向。学科评估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是把握学科前进路线的“方向盘”,是研判学科状态的“听诊器”,是反馈学科质量的“风向标”,是改进学科工作的“加速器”,对指导和推动学科建设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国实施的学科评估制度,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的整体水平评估。自2002年启动实施以来,以其调查范围的广泛性、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和评估立场的客观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做到了“三坚持”和“三统一”。

一、坚持问题导向,体现“破”与“立”的统一

“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只有把“五唯”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功利化倾向,从根本上祛除浮躁之弊,还教育清静、清朗、清新之风。从《工作方案》看,第五轮学科评估展现了破除“五唯”顽疾的决心。《工作方案》坚持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系统治理、整体提升,提出了许多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举措,对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不唯“学历”和“职称”,没有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引导高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调师资队伍内涵建设,这对推动高校解决“挖人才”“抢帽子”不良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重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明确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因素,这对推动高校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说,这是在推动破“五唯”方面的诸多有益探索,效果值得期待。

二、坚持立德树人,体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础、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工作方案》将“聚焦立德树人”作为评估工作的第一基本原则,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第一改革举措,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评价标准,构建了“思政教育”“培养过程”“在校生”“毕业生”4个维度的评价方法。此外,此次评估将通过大规模的 “学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话语权拓展到“需求侧”,引导学科既注重对培养过程的投入,也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还注重对职业发展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工作方案》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首次增加了“思政教育”二级指标,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穿于评价在校生和毕业生全过程,这对有效推动学科建设、聚焦“四为”方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体现了学科建设的鲜亮底色。

三、坚持分类评价,体现“共性”和“特色”的统一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办学定位与学科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格局。此次学科评估制定了一个动态、开放、多元、包容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分类评价方面较之前四轮学科评估有了更加显著的进步。在宏观层面,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这对推动高校更加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质量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微观层面,评价指标体系既考虑共性标准,也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特色发展,构建了统一的指标体系框架,具体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左右二级指标和20项左右三级指标,并按照一级学科分别设置99套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分类评估、分类引导、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思想。

学科评估工作历经近20年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工作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五轮学科评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遵循“质量、成效、特色、贡献”的价值导向,将对构建中国评价体系、树立中国评价标准、形成中国评价范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