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音特色
国音特色
“双一流”建设 2018年度进展报告(精编版) 2019-08-07

“双一流”建设

2018年度进展报告(精编版)

一、 总体情况

教育部“中央支持地方建设--双一流建设经费”2200万资金于20187月全部到位,学校对于资金分配涵盖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艺术实践四大方面,以“音乐舞蹈学-中国声乐”为引领,带动学校中国音乐表演、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理论的共同发展。

各类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包括:“中国声乐”教学体系建设,包含人才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和艺术实践等方面。开展教师音乐教育教学水平展示与评比。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琴房、乐器、教室管理系统升级与完善等等。

我校突出学科特色,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提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12字办学理念,即“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确立“音乐与舞蹈学--中国声乐”作为我校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方向,带动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等学科群形成合力,从而在突出和加强一流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发起成立以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为核心的 “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全球首创与国际院校开展本科“2+2”、研究生“1+1+1”、本硕连读“4+2/4+1”联合人才培养,联合办学位列全国艺术院校第一。于20187月与北京大学签署“北京高校学科共建方案”。

谋划和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科基础设施支撑学科建设。获批北京市配套“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金,包括电子音乐创作硬件领先计划、音乐声学硬件跨越式发展计划。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音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下,学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规模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进行教学改革,本科培养方案去掉统一的“程式化”课程设置,淡化“必修”“选修”课程概念推进课程,全面推动思政改革和落实英语课程改革。全方位加强专业课管理——过程、结果、展示、应用四位一体的专业课建设。所有课程均由学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自主选择,不强制性置入,让“水课”自然淘汰,以保障有更多学生选到“金课”。使用“一流学科”资金,全面推进课程标准建设。落实教育部文件,本科教学已于2017年底取消清考制度,并于2018届毕业生首次执行。

2018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材立项建设工作,经过组织申报、评审、向教师反馈、教材调整完善等环节,正在稳步推进中。努力筹建教学用大型谱例音像数据库,为本科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完善课题经费管理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立,强化课程审核程序,制定《拟新开设研究生课程教师试讲管理办法》,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

(二)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完善人才引育机制。2018年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引进各类人才。其中包括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水平高端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有2人分别担任管弦系主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4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项目,有10名特聘教授承担管弦系、钢琴系、指挥系、音乐师范教育中心和音乐研究所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各学科专业由高端人才引领带动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的集团效应。完善导师管理机制,对导师进行聘任制,进一步加强对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养。

实行“表演+理论”的博士双导师制,促进科教融合科研育人。2018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分为“在库导师”、“课题导师”和“首席导师”。对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实行联合培养的双导师聘用模式。中国音乐学院是全球唯一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方向“双导师”博士培养单位。导师包括:彭丽媛、王黎光,邹文琴、黄虎,阎维文、赵晓楠,金铁霖、修海林,马秋华、姚艺君,董华、张天彤,张尊连、乔建中,杨靖、齐琨,林玲、乔建中。以“双一流”经费,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展示与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截止到201871日,博士研究生导师人数为8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层次较高。其中获大学本科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人数占40.24%,获研究生学历(含硕、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人数占58.73%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2人,北京市高创领军人才1人,“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入选者8人。2018年,有5名教师作为“长江学者”候选人,获得了北京市向教育部推荐资格。有7名教师分别入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长城学者和拔尖人才;有2名教师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选派5名青年教师赴境外访学、到北京市教委挂职,选拔了45名教学业绩突出、专业水平高,有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后备学科带头人(10人)、学术带头人(15名)、青年拔尖人才(20名)进行重点培养,给予专项经费和人事政策的支持,倾力打造世界一流教师队伍。

(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1.作为“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总部所在单位,中国音乐学院组织建设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并规划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跨界、交叉研究计划,实施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2.围绕“中国声乐学派”建设,在依托中国音乐学院先进的教育及研究资源的同时,集合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音乐名校、科研团体、音乐名家、资深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中国音乐文化创作、研究与实践的创新机制,打造中国与世界音乐资源的研究平台,建设中国乐派理论研究以及教学优秀人才高地。

3.强化音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推动中国乐派研究、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研究、中国音乐理论研究、中国音乐实践研究、中国音乐事业研究、中国音乐产业研究创新发展。年度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形态研究》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一流学科”资金支持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立“中国民族音乐知多少”品牌实践项目,出版教材《中国民歌知多少》,包含了钢琴伴奏和乐队伴奏谱。2018年依托我校“艺术实践直通车”、“在希望的田野上暨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区县行”等项目,完成山东、云南、南昌、北京等地区民歌专场音乐会及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改编、配器、演出工作。以校园文化为基础,传承品牌艺术活动,组织开展“迎新音乐会”、“梦想舞台”“校园歌手大赛”等。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雅乐研究中心开展了明代六小舞复建项目,对明代律学大家朱载堉六小舞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复建的明代六小舞由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面向高校和社会进行了表演,使科研、教学和实践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国际合作交流

1.与国际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

1)提升“走出去”战略,积极走访世界顶尖联盟成员院校

2018年,由校长、副校长等校领导带队,多次赴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成员院校进行校际合作交流,内容涉及共建“中国音乐研究中心”,基于此中心开展“1+1+1”硕士层面合作方案;与英国利兹音乐学院达成“2+2”本科层面人才合作方案,商谈学生培训、演出交流等项目,参加学术研讨等。

2)落实“请进来”战略,搭建国际高端交流对话平台

20183月,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实践公开课暨第一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 6月,与葡萄牙驻华大使馆合作举办“巴洛克专场音乐会;9月举办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校长交流季;11月,中意音乐文化交流中心成立——20所意大利音乐学院加入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学校领导积极倡导以中国音乐文化为纽带发展与各国驻华使馆的“音乐外交”,截至201812月,已有瑞士、芬兰、美国、俄罗斯等多国驻华使馆大使及文化、教育参赞来我校参加音乐交流活动,商谈合作,积极开拓渠道共建“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合作的良好平台。

2.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我校紧紧围绕“双一流”的建设目标,积极与联盟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并建立联合培养项目,开启了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成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中国音乐学院学生联合培养中心”。在此基础上,我校与英国利兹音乐学院签署了“2+2”本科联合培养协议,共同为我校本科二年级(四年制专业)和三年级(五年制专业)学生开设联合培养项目;我校与英国约克大学音乐学院签署了“1+1+1”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共同为我校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开设联合培养项目;我校与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签署了“3+2”,“4+2” 本硕连读联合培养协议;我校与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签署了音乐教育学“4+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协议,为我校本科四年级(五年制须四年修满本科全部学分)学生开设的音乐教育学科“4+1”合作培养项目;我校与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及意大利塔蒂尼音乐学院分别签署了“2+2”本科联合培养协议。此外,我校分别与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芝加哥大学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波士顿音乐学院、乔治梅森大学艺术学院、奥克兰大学音乐学院、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等7所院校签订了互认学分、互派教师、共享教育资源合作框架协议。

3.国际师资队伍建设突飞猛进

2018年度,我校聘请外籍专家共计99人次,专业涉及全校各个专业。其中短期专家85人次,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匈牙利等国;长期专家14人次,分别为声乐、音乐表演、指挥专业的专家;聘请知名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等,参与指挥学科建设的相关工作。2018年已有84人次的国外音乐学院的专家来访。

4.大力吸引国际生源,促进留学生规模和层次提升

自“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成立,与数十所世界著名音乐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优质国际资源,加强文艺交流活动,越南籍留学生杜氏清花顺利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校攻读硕士学位。

三、制度建设

(一)组织领导

我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了健全“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等内部领导机制,进一步改选学科建设委员会为席位制,秘书处设在学科建设办公室。

(二)考核评价机制

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预科加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统筹兼顾中国音乐理论、中国戏曲、中国民歌的教学与实践,建立“模块+平台+基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教师评聘条件,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设置可替代成果,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每位教师,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加强科研评价文化建设,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形成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科建设委员会和专家评审会构建学科评价机制,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办公室在学科规划上的引领作用,建立绩效管理评估机制,反馈和评价体系,不断激发学科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科发展对高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但是“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项目在高校发展中属于新生事物,存在组织协调机制和各项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未来需加强宣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学科建设的统领作用,形成建设合力;统筹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有力的项目监督和经费管理体系。